我知道戰教育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
但是看到過去的白老鼠仍停留在被實驗的階段,
忍不住想發表一下看法。
美國曾經發生一連串資優生自殺潮,生活正常,表現良好,
看似得天獨厚,無憂無慮的資優生,一個接著一個,像旅鼠一般
的自盡了。
台灣也有這麼一個案例,一位國小資優生,因為憂心選舉亂象,
竟然選舉前天自殺。
類似的案件層出不窮,現在,問題來了。得天獨厚的他們,
為什麼要搞自殺?
我們都知道才華洋溢的人們背後總是陰暗的,他們在發光發熱
的同時,也在硬逼著自己燃燒,詩人是,藝術家是,音樂家,也是。
屈原做離騷憂國而投汨羅江,是才子嗎?是。
莫札特寫作安魂曲時,窮困潦倒而死,是神童嗎?是。
梵谷畫了星空,最後也在散步的時候扣下板機成為天上的星星。
是世界的損失嗎?是。
但不是他的世界,那時候的他一文不值。
重點來了,你要你的孩子成為偉人或是一個幸福的人?
資優教育有一大塊是在探討資優生的情緒問題,研究的方法有
兩個面向,一種是從評鑑出來是資優生的孩子,觀察他們長大後的發展
情形,另一種套幾個功成名就的資優生,回顧他的一生。
結果發現,資優生普遍常有的問題有,「自我概念不健全」、
「情緒常處於不穩定」、「同儕過度競爭」、「手足競爭比較」、
「責任感過重」、「人際關係不佳」、「隱藏才能」、「對學校課程興趣低落」
、「生涯抉擇困難」及「不滿現實」(吳武典)
OK,您覺得造成這些原因的問題可能是什麼?不言可喻。
尤其是資優生和一般情障生不同,他們會演戲。
他們會嘴巴說著”好。” ”我會去做” ”我感到很快樂”
配合你演出乖孩子的戲碼,然後在報紙頭條跟你見面。
他們是纖細敏感的一群,他們既自重,又自卑,因為擁有的太多,
所以更害怕失去。
回應父母的期望,就是不能給父母親丟臉。回應別人的期望,就是
不能讓自己顯露出弱勢的一面,要成為強者。
所以強者不能去看精神科,強者不能玩樂,強者要不斷的用功,強
者,要不斷的接受逆境,不斷的變強。
妳會養出強者的,我相信,不過有兩個會精神耗弱,有三個會去自殺
,有四個會得到憂鬱症,最後一個窮困潦倒的過一生,
或許在他死後不久,他的畫能賣到好價錢吧。
梵谷畫作,隆河的星空。
- Sep 12 Sat 2009 03:31
教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