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懷疑主義者邁克爾,提出了一種類似達爾文主義的創作模式,
意即,所有的創作者都不是天才,是再吐了一肚子壞水後,才從中誕生
了偉大的作品.
即是所謂,重質不重量的相反---過量中的質量.
很多畫家的名作也是在廢棄了無數件作品之後,才從中揀選的.
資優教材教法有一種創造力思考的教學 "腦力激盪法"
意即在開會時,不得提出任何質疑,反對的意見,只得源源不斷
說出許多新ideal,越天馬行空,越是前所未聞的越好,跳脫出思考的框框,
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可行方式.
當然,這些名作品背後的產物,有些被當作一個新的東西展示,有些
則被創作者揉一揉丟在廢紙團中.
只能說靈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他會出現在任何時間,可能是一天,一月,或是
十幾年,當然也可能這一秒想到了,下一秒就給忘了.
沉浸其中或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像當年的羅貫中.
書寫"三國演義"時,廢寢忘食到了某種地步,有天妻子外出,甫一回來
就發現家中的米缸空空如也,原來,在這段時間有個乞丐來造訪,問羅貫中
可否施捨一點米時,他剛好在寫周瑜在糧倉會蔣幹這幕,便道"營內糧草堆積如山,
即可取之"說完繼續寫作,於是米缸的米都被拿光了.
後來妻子罵到"僅存的一點米沒了,要吃啥?"
羅貫中剛好寫到出隴上諸葛妝神一段,一聽,哈哈大笑
"隴上麥熟,何不食之?"
寫成這樣,也真佩服他了.
話說,之前我用rm2k3做遊戲,做到現在五年有矣,還是做不出個屁來 囧.
- Oct 12 Mon 2009 01:40
江郎才盡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