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形式上的問題。
如同我們寫信,就有開頭的敬稱,結尾的祝語,甚至連信封
上的名字都要有講究。某某大德,拜啟,金安,台安...
說是有意義,也是沒意義的。以真摯的心情寫一封沒頭沒尾的信,
如能傳達給對方自己的心意,就算是張便條紙也可。而有些人寫信
太在意格式,反而無從下筆,原本會說的都不會說了。
而華人傳統文化,偏偏又注重”禮”。
因為害怕自己不懂”禮”,所以就模傲那些看似懂禮節的人,於是
也就一窩蜂的成就了某種”範本”,或是規則。
但其實不用在意那麼多。
就像我們看到人會說”你好”或”吃飽了沒”,會如是說其實不是
在意你””吃飽了沒”,或著你”好不好”,純粹只是想跟你多說
些話。
說是”裝熟”也不為過,但人與人之間一開始都是生疏的,為了”熟”
而”裝”,其實也沒什麼不好。剛見面就掏心掏肺,對自己來說,反
而危險,因此儒家人有句話說”先禮後兵”,也就是這麼回事。
在網路上,尤為更甚,雖不正式,但”大大””樓主””問好””文安”
比比皆是,為什麼有些人愛這麼用?因為他們尋求的是一種”對等”的
立場,在”大大”之後所傳達的,就是自己也是個”大大”,開頭末尾
的”問好”,表示我在說話了,無論我說什麼,請注意聽。如果我要說的
是不好聽的話,請您”文安”不要太介意,如果我要說的是好聽的話,
請您下次也給多說些吧。
大體上是怕得罪人,也怕被人得罪,傳達自己是個超然立場的客人。
當然您如果嫌他矯揉造作,大不了自己就不用吧,也不用太去揣測對方
的心思,這樣可是很累的,因為網路上有千千萬萬種人,有欲語還羞的人
,有沉默是金的人,有單刀直入的人,也有
”這就是我的忍道”
也有這種人。
- Jan 28 Thu 2010 15:01
R: [問難] 是否有人能告訴我「詩安」的由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