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 Piaget有一個很著名的認知發展理論

意即孩子在每個年齡層都有一個發展階段.


例如感覺動作期 0-2歲 習得物體恆存的概念,也就是東西萬一離開

眼睛,孩子能確信它仍舊存在.


3-7歲 前運思期,思考自我中心,分類不完全,

例如皮亞傑有次帶他兒子到雨中散步,

他的兒子看到某樣東西,大喊

"爸!你看,那是一隻蝸牛!"

皮亞傑回應

"喔 吾兒!對!那是一隻蝸牛!你好棒棒!"


接著他們又走了一段路,又看到另一隻蝸牛.

他兒子眼睛又亮了起來

"爸!爸!你看!是剛才那隻蝸牛!他走的比我們還快哩!"


皮亞傑難過的表示

"吾兒!吾兒阿!那不是剛才那隻蝸牛!是另外一隻!是另外一隻阿!"

接著皮亞傑解釋快一個小時,但他兒子不理他,快樂的和蝸牛玩起遊戲.



這就是認知發展階段,他就像是一個階梯,

(大部分)的孩子,都會依照著階梯往上走,不會超過,也不會逾越,

就算你把他推上去一格,他還是會自動的回到原本的位置.


美國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實驗者針對某些孩童,

提早教他例如質量守恆,分類等概念,但卻發現效果有限,甚至沒有效果,

往往耗費大量的時間,即使孩子學會了,仍然很快就忘記.

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兒童到了那個時期,反而自然而然的學會了,

完全不用多教.


這讓他們檢討了教育制度,即使維果斯基提出了所謂的基本成長區,

但也不宜太超過孩子的程度,適時適性才是最好的,這也是為什麼國外

初等教育總是偏簡單的原因.


他們用那些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比如去探索,去玩,去接觸各式各樣的東西.
培養創造力,工作熱忱,專注力.所以在他們未成年時可能程度比不上其他

人,但是成年時各式各樣的才能就開始開花結果.....


台灣近年也開始有這種趨勢,例如康軒三上的自然課本,課本內容知識性的東西

十分的少,多半是附上圖片及問句,讓孩子主動去探索,思考,分辨.

習作也已實地考察的活動居多,但事實是怎樣呢?


敝人改習作的時候,發現班上一個私心認為是資優生的小女生,他寫的東西居然和我的

參考答案一模一樣,明明是一個需要自己去思考的東西.


那個小女生回答,補習班要我們背起來的.


我震怒的告訴她我要你自己的答案,不是這種東西,雖然它也是無誤的.

她改完以後果然創意無限,答案十分獨特而且有趣,而且很正確.



於是我就給她一個高分.


有時候,我們自以為給孩子一碗看似營養的湯.

但在她們看來,不過是桶餿水而已.






雖然她們都會乖乖的喝下去就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6m3kimo 的頭像
    g6m3kimo

    名為變態的花園

    g6m3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