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炯明從來就不是孫文的手下.



1913年參加二次革命,失敗後到新加坡經商。期間孫逸仙重組中華革命黨,要求畫押宣誓
效忠孫文個人,陳炯明未參加。


(引自WIKI)


這人反對北伐,主張連省自治,他認為中國沒有內戰的本錢,應當團結.

但革命革習慣的孫文可不這麼想.


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當初是有實力的炯明接納了只會嘴砲的孫文,那時孫文連大元帥都當不成,權力
被完全駕空,甚至被去職.

炯明勸他趁這個機會在廣州調息並且在做打算,想不到他腦中所有的除了北伐

還是北伐,二次革命還不夠,還要三次革命.

但是上前線的絕不會是孫文,而炯明的意志是大家一起坐下來談,而不是用武力

去強迫他人並一黨專政,對於孫文,他的部下們十分感到不滿.


砲轟觀音山時,炯明人不在廣州.

粵軍開了三聲恫嚇的響砲,死者零,憤怒的孫文開砲轟了廣州市,炸死了

上百個無辜百姓.

我們無從猜測炯明是否早已知道他的部下的行為,但可以預見的,

是他平息了部下的怒火,讓孫文安然的走.


要說"陳炯明叛變"也很奇怪,砲打孫文的是葉舉,炯明也不是孫文的部下,

廣州也不是孫文的地盤,要說叛變,充其量不過是趕走白吃白住還要唆使主人

去打仗的貓這麼簡單.


炯明去世的時候,有人以"潦倒"兩個字形容他,因為他兩袖清風,沒存幾個買棺材錢.


炯明的中國致公黨依然在於現今的中國,

雖然時代變遷,掌權的以不在是國民黨,但那"致公"兩字,彷彿在述說著,

炯明一生不斷的倡導的地方自治,反對一黨獨大,行政與立法應互相制衡,以及

和陳獨秀在廣東創辦私學,推行免費教育的理想與事蹟.


孫文最後也停止革命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想起了炯明的話.


在他死前,他說,
"和平,奮鬥,救中國."


如果當時孫文能早些聽炯明的話,就不會連俄容共,就不會有蔣開穴,也遑論與其

鬥爭的毛ㄓㄨㄒㄧ了.



現今的中國,說不定會變成一個聯邦型態的民主國家.






“惟英雄能活人殺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與故交曾一戰再戰,公仇私誼,全憑一寸赤心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6m3kimo 的頭像
    g6m3kimo

    名為變態的花園

    g6m3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