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rother,我倒是不這麼認為阿.


 我覺得這是我看過最溫暖的家族了,雖然爸爸有時候看起來有點散散的,沒什麼責任感

的樣子,but他有一點好處,就是不會採取威權的方式去管理家庭.


 其實很多家族爸爸看起來很負責任的樣子,十分有自己的想法,也很努力,不過孩子們

就不太像根間這樣充滿活力,我很少看到這個爸爸發脾氣,不過倒是經常見到孩子踩越爸

爸的頭的溫和言論.


 「爸爸這樣不行呀.」「還是工作的樣子比較好.」,甚至在一家族面臨潦倒著厄運時

,有人提出了:


 「爸爸應該更積極點,主動去應徵工作.」


 他們的爸爸有沒有去做?當然是老實的做了,因為孩子們講的話有道理,我很驚訝說這

話的孩子,似乎比爸爸更了解工作.


 這讓根間爸看起來有點軟嫩,還需要靠孩子來提供意見,不過,換個角度想,幾乎很少

家族願意在危機的時候,大家一起坐下來開家族會議,而父親甚至會聽取小孩的良心建議

,不只這樣,他還願意去尋求老父母的想法.


 一般家族的運作模式是這樣,父親為一家之主,鮮少會露出不堪的一面,他們很硬,因

此如果父親下了決定,那就很難被推翻,當然他們也會以身作則,建立起父親的威信,並

且努力工作,不過,有時候,卻常常淪為強迫孩子或母親接受自己的想法,而沒得商量.


 他們認為父親的威信是不容挑戰的,這也是支持大家族必要的條件,父親是根本,而根

本不可動搖.


 但是根間家卻反其道而行,他們的樑柱並不堅硬,甚至有些搖搖欲墜,導致其他的小柱

子也必須辛苦的站起,這是有代價的,那就是小樑柱們可能要過艱苦的日子,但是好處是

凝結了向心力,小樑柱們在艱苦中亦產生了自覺,日子雖苦,但是大家卻是同甘共苦,姑

且不論這方式是好是壞,但很明顯的,挺適合根間家的.


 孩子分食雞肉串,共同喝一瓶汽水,看起來很可憐,不過有一些畫面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例如母親生孩子的時候,三個年長的女兒共同窩在家裡等待電話,父親甚至還丟下孩子

到醫院去等待,如果依照較有效率的思維,應該父親回家照顧孩子,讓孩子好好的睡一覺

才對,光是全家人一起空等,明顯對事情沒什麼幫助,但透露出一個訊息,那就是他們很

擔心母親的心情,而先前母親擔負風險,選擇了自然生產,也看起來有欠考慮,居然是為

了省點錢以及期盼生孩子的感覺,其實根間家不只父親,每個人都是很自我的,考慮的事

情往往不顧全盤後果,只是為了一種不服輸的心情.


 長女也是,明知道家裡人多,而且吵雜,並不是一個好的讀書環境,她並沒有大發脾氣

叫大家安靜點,或著特別獨立出一個專屬自己的空間,她甚是在讀書時還一邊照顧剛出生

的弟弟,她也在挑戰不可能的事情:


 「即使是這樣,我還是可以做的很好.」


 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相信我之術,但是這種心情並不自私,無論是放棄救濟或著自然生

產,他們都是為了證明自己能讓家裡更好,並且尊重每一個成員的想法,一旦確立,全家

人都會努力的去實現祂.


 當母親決定自然生產的時候,父親也只是問著,看著心意已決的妻子,他沒有說任何反

駁的話,只是默默的支持她的決定,然後陪伴著她,即使看起來有點多餘.


 父親的角色是很微妙的,他雖然是一家之主,不過他更尊重家裡的每一個人.


 當長女抱著初生的弟弟之時,她說:


 「看起來就像自己的孩子.」


 這正是該家族重視彼此,延伸出比家族之上更深刻的情感,最好的寫照.


 這樣的情況,更容易從孩子的互動間顯現出來,得知新來的家庭成員即將到來,一個孩

子對最幼小的孩子說:「妳就要當姊姊囉,你不能怎樣怎樣....」,幼女豪不客氣的回答

:「我知道啦!」


 「什麼,她要當姊姊?不可能吧!」


 「可是弟弟出生以後,她就是姊姊了呀~」


 「你這麼說也沒錯啦....」


看起來是充滿童趣的對話,不過我們可以了解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

幾乎是沒有大小地位的分別.


 根間家最常出現的畫面是,孩子個別的,一一的在鏡頭前分別表示自己的意見,無論是

父親失業,或母親生產,他們都能很直率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不言拙或膽怯.


 母親不在的時候,大姊負責煮咖哩飯,但不只這樣,小的也會幫忙剝洋蔥,剝到哭出來

,會毫無芥蒂的尋求姊姊們的幫助.


 她們有話就說,高興就笑,答應的事就會去做,雖然做的並不圓滿,但都會做的很情願

,很高興.


 所以他們洗鞋子可以只洗一半,剩下的下禮拜再洗,姊姊們看到零亂的衣櫃,整理了一

下子,就不耐煩的說「阿~不管了.」甚至可以在被賦予責任時,累了便倒地休息,當然

你可以解讀成他們較無責任感.


 不過,也能說,他們擁有更多的自由.


 宮古島的老家有沒有必要回去呢?光是交通費就可能要很多錢了,但是他們的老爸卻執

意為了過去的約定,而帶全家一起回去,小孩子聽了當然很高興,不過父母就很苦惱了,

究竟他們為什麼不用這些錢,多補貼一點生活費,還要去旅行呢?


 因為旅行是一家人的願望.


 所以他們想法子讓他們實現,在我看來,這一趟旅行,不只是玩而已,他們亦在找尋根

本,讓孩子們有更不一樣的經驗,看看不同的風景,陌生的親戚,有更深刻的回憶.


 就是因為窮,所以才不能總是在吃苦,誰說窮人就不能追求快樂呢?如果一家人都擺著

臉過苦日子,那麼,這樣的未來也想必不會明亮,更何況,他們是有辦法的,並非不行.


 很多人覺得,沒錢抽什麼菸阿?旅什麼行阿?窮人應該要好好工作,才能追求幸福,並

不是這樣,如果一直執著於過更好的日子,一直不斷忍耐,等到好日子來臨的時候,自己

也失去當初質樸的心靈,而沒辦法好好享受了,永遠都在追求更好的日子.


 用限有的資源,在痛苦中亦尋找著快樂,唯有這樣,就算身體匱乏,但心靈卻不貧苦.


 在宮古島美麗的海洋,孩子們興奮的徜徉在裡頭,有一個孩子不見了,在大家的擔心下

,父親最後才從停車場找到他,原來,他自顧自的跑去拿游泳圈.


 父親斥責了他一會兒:「你知道大家都在找你嗎?」


 孩子充滿歉意的低下頭,最後,父親又說了一句:「好好玩吧.」


 一定有什麼東西,是在責任、紀律、規則以後,也很重要的事物,那可能是一種隨性,

也可能是一種軟弱,不過,更蘊藏了一種關於人生的藝術與智慧.


 有了這樣東西,就算背負了好幾個孩子,踩著沉重的步伐往前走,也會有輕鬆,愉快,

抹抹汗珠,繼續走的動力.


 我想,這就是根間家擁有的,而別人所沒有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6m3kimo 的頭像
    g6m3kimo

    名為變態的花園

    g6m3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