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個很有趣的日本節目,是關於腦科學的真人實驗,其中兩段十分扣人心弦.
.
第一段是一位叫做小桃子的藝人,總是拿著代表自己的卡通圖案紙板,和其他前輩打招呼,實驗的目的是要去掉她個人的強烈風格,於是就安排一個前輩去罵她,叫她不要再拿那個紙板了,小桃子似乎受到了驚嚇,在去下一組前輩藝人打招呼的時候,一陣猶豫和害怕,最後還是拿出了那個代表自己的紙板,微笑著打招呼.
.
第二段則是三個偶像藝人,被邀請參加一場比賽,她們被要求要故意輸,這樣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演出機會,於是在機智問答的時候,她們漣一些簡單的題目都答不出來,或者必須故意答的很慢,想辦法讓自己答錯.
.
最後在游泳比賽的時候,連很會游泳的人都變得不會游泳了,但還是分出了勝負,在導播一席話「你們這樣觀眾看了也會很沒勁」,一位偶像開始奮力往前游,這等於自己放棄了那個機會.
.
神父認為,這節目還滿過份的.
.
其實最後一名只是忠實的服膺這種「潛規則」,她並沒有錯,因為這個環境教她要這麼做.
.
而你知道的,brother,明知道答案,卻還要演出不知道的樣子,說出違心之論,這是耗費腦力的,需要很多的智慧,這種「社會化」是成熟大人的表徵.
.
明知道應該要說出違心之論,卻在衡量過某種東西後,做出了放棄和犧牲,說出了真心的話語,這也並不是一句「幼稚」就可以帶過去的.
.
這得付出更多、更多的腦力,還有智慧,雖然,她看起來和那些什麼都不想的結論是一樣的.
.
最後一名的人,其實很優秀,只不過那個勇敢向前游的,更加美好而已.
.
「成為更好的人」
.
首先,你得承認自己並不夠好,再來,你得成為別人理想中的樣子,接著,你要追逐自己想要的樣子.
.
最後,回首一切,成為了自己.
.
當你問自己「我變得更好了嗎?」
.
我想她會回答「喔,你一點都沒變.」